您的位置:首页 >汽车资讯 >

叠字对联大全(对联叠词字联)

时间:2022-11-15 08:25:29 来源:

最近很多人在问“唐伯虎点秋香经典对联(唐伯虎点秋香经典对联台词)”,今天小编就唐伯虎点秋香经典对联(唐伯虎点秋香经典对联台词)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,希望对您有帮助。

叠字对联大全(对联叠词字联)

对联也称对偶、门对、春贴、春联、对子、楹联等,这种文化表现形式身边随处可见,可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并不多。我们平时见到也只是浅读一遍,对其中的“学问”或许并不完全清楚。

星爷电影中除了演绎小人物的成长历程,其实包罗万象。今天我们尝试着从《唐伯虎点秋香》中出现的对联中,来简单了解一下“对联”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瑰宝。

01

对穿肠:一乡二里共三夫子,不识四书五经六义,竟敢教七八九子,十分大胆!

唐伯虎:十室九贫,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,尚且三心二意,一等下流!

这是和穿肠兄的第一番较量,上下联中各26个字,其中均包含10个量词,从戏谑的角度来看,确实十分精彩,如果说穿肠兄在吐槽胸无笔墨的夫子还敢教书的话,唐伯虎则在吐槽穷酸人的不专一。

但从对联的角度来看,这其实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对联。因为对联最基本的要求是字数相等,断句一致,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。

按照这一标准,我们试着把下联改成这样至少算工整:

十室九贫窝八懒汉,凑得七钱六分五毫,安能藏四三二意,一等下流!

02

对穿肠:图画里,龙不吟虎不啸,小小书童可笑可笑。

唐伯虎:棋盘里,车无轮马无缰,叫声将军提防提防。

这一对不仅满足了工整的要求,同时遵循平仄相合、音调和谐。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,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,实现仄起平落的效果。

但此处有二个瑕疵是上下联尾句的“小小”和“叫声”是不对仗的,如果改成“瞪眼书童可笑可笑”就工整了,但很明显会失去感觉。

03

对穿肠: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。

唐伯虎: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。

这一对满足字数相同、音调和谐的同时,还满足对联的第三基本要求:词性相对,位置相同。这里说的是上下联的动词、名词、量词、副词、形容词在同样的位置上一一对应。

这是最喜欢的一幅对联,充满大雅、诗情画意,两人在此番较量中毫无互相“诋毁”之意,非常和谐。

04

对穿肠:我上等威风,显现一身虎胆。

唐伯虎:你下流贱格,露出半个龟头。

这一对不仅满足了前三个要求,还满足了对联的第四个要求:内容相关、上下衔接。即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,但又不能重复。

因为对联不管长短,字数毕竟有限,如果在有限的内容里重复一件事,那就存在问题。比如“五湖传喜讯,四海送佳音”这种句式,上下联很明显是极度重合的。

唯一的就是增添戏剧效果有点低俗。

05

对穿肠:十口心思,思君思国思社稷。

唐伯虎:八目共赏,赏花赏月赏秋香。

这个也是堪称完美的,当然也有人表示“十口心思”和“八目共赏”不对称,因为“十口心”刚好组成“思”,但八目共并不能组成“赏”。

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原版中是“八目尚赏”,而繁体字賞自然没有问题。这个对子不由让人想起当年在同学之间流传的所谓上联“木目心,羊大人……”

当然,这里并非“挑刺”,只是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学对联知识,因为电影最终的目的不在于此,《唐伯虎点秋香》这部经典电影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。

仅是简单了解,就能从对联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对联除了断句一致、音律和谐、对仗工整、内容关联这四个要求,其实还有其他讲究,比如要张贴对联须直写竖贴,自右而左,由上而下,不能颠倒。

而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,可以起到画龙点睛、相互补充的作用。那我们春节时对联应该怎么贴呢?

先从最后一个字区分上下联,仄声即上联(平仄也是一门学问,可以大致理解为一二声为平声,三四声为仄声),遵循古代左为贵的原则,门的左侧贴上联,张贴时,我们面对门的话右手边则是下联。

如果比较不好记的话,可以简单理解为上下联尾字读音“先起后伏”。

当然,横批也会有从左往右写和从右往左写两种形式,这会影响到上下联的贴法,记得别贴错了!

最后,借唐寅(伯虎)提前祝大家壬寅年虎年新春快乐!


郑重声明: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。